请输入搜索词进行查询
搜索 <book_title>...
产品文档
Last Published:
2019-11-18
Product(s):
Resiliency Platform & CloudMobility (3.4)
- 部分 I. 概述和规划
- Resiliency Platform 简介
- 关于 Resiliency Platform 功能和组件
- Resiliency Platform 部署中的复制
- 关于 Veritas Resiliency Platform Data Mover
- 使用 Resiliency Platform 的恢复选项
- 部署检查清单
- 系统要求
- 管理许可证
- 使用 Web 控制台
- Resiliency Platform 简介
- 部分 II. 部署和配置虚拟设备
- 部署和配置
- 通过 AWS Marketplace 在 AWS 中部署虚拟设备
- 在 AWS 中使用 OVA 文件部署虚拟设备
- 在 AWS 中部署数据网关
- 使用 PowerShell 脚本在 Azure 中部署虚拟设备
- 通过 Azure Marketplace 在 Azure 中部署虚拟设备
- 在 vCloud 中部署虚拟设备
- 在华为云中部署虚拟设备
- 在 Orange Recovery Engine 中部署虚拟设备
- 关于配置 Resiliency Platform 组件
- 虚拟设备安全功能
- 关于修补程序
- 应用更新
- 关于应用 Resiliency Platform 更新
- 设置 YUM 服务器
- 部署和配置
- 部分 III. 设置和管理 Resiliency Domain
- 管理 Resiliency Domain
- 与 NetBackup 集成
- 与 InfoScale Operations Manager 集成
- 部分 IV. 添加资产基础架构
- 管理 Resiliency Platform 主机资产
- 管理 VMware 资产
- 管理 Veritas Replication VIB
- 管理 Hyper-V 资产
- 管理网关
- 关于 Replication Gateway 对
- 管理数据网关
- 管理 Enclosure 资产
- 部分 V. 管理网络
- 管理网络
- 关于网络对象
- 管理设置
- 管理网络
- 部分 VI. 使用 Resiliency Group
- 组织资产
- 管理 Virtual Business Service
- 组织应用程序
- 管理自定义应用程序
- 管理 Service Objective
- 部分 VII. 配置灾难恢复
- 使用 Resiliency Platform Data Mover 配置
- 在 Amazon Web Services 中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的虚拟机
- 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到 Azure 的虚拟机
- 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到 OpenStack 的虚拟机
- 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到华为云的虚拟机
- 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到 Orange Recovery Engine 的虚拟机
- 在 vCloud Director 中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的虚拟机
- 使用 Resiliency Platform Data Mover 管理用于远程恢复 (DR) 的虚拟机
- 使用 Resiliency Platform Data Mover 管理物理计算机以进行远程恢复 (DR)
- 使用 NetBackup 配置
- 使用第三方复制技术配置
- 使用 Resiliency Platform Data Mover 配置
- 部分 VIII. 管理灾难恢复
- 对虚拟机执行 DR 操作
- 对 VBS 执行 DR 操作
- 对应用程序执行 DR 操作
- 撤离资产
- 管理 Resiliency Plan
- 关于自定义脚本
- 部分 IX. 产品设置
- 部分 X. 使用 Resiliency Platform API
- 部分 XI. 故障排除和使用命令行界面
- 故障排除
- 从灾难场景中恢复 Resiliency Platform 组件
- 解决管理员等待状态
- 使用 klish 菜单
- 使用 Application Enablement SDK
- 故障排除
关于清单文件
Application Enablement SDK 捆绑包文件应包含名为 bundle.ini
的清单文件。单个捆绑包文件可用于创建支持多个操作系统的加载项。捆绑包文件应具有以下结构:
[Main] name = my_app; friendly name = My App; category = Database; vendor = My Company Inc; description = My description; version = 1.0.0.0; copyright = Copyright (C) My Compan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; discovery_types = DEEP, PROBE; operation_types = START, STOP; [linux] content = my_directory1; [windows] content = my_directory2;
下表列出了这些字段的说明。
表:说明
字段 |
说明 |
---|---|
名称 |
指定应用程序的名称。 |
易读好记名称 |
指定 Resiliency Manager 上显示的易读好记名称。 |
类别 |
指定应用程序类别,如数据库。 |
供应商 |
指定供应商名称。 |
说明 |
指定应用程序的说明。 |
版本 |
指定一至四个以点分隔的整数来标识版本。必须是介于 0 到 999 之间的整数。版本示例为:1.2.3.4。 |
版权 |
指定版权年份。 |
操作系统名称 |
指定 Linux 或 Windows。为每个受支持的操作系统创建单独的部分。 Linux - RHEL 6 x86_64 和 RHEL 7 x86_64。 Windows - 所有支持的 Windows x64 平台。 |
内容 |
此目录必须包含 |
创建捆绑包的目录结构必须如下所示:
my_bundle_data mybundle.tar.gz |--bundle.ini |--my_directory1 | |--app.pl |--my_directory2 |--app.pl
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捆绑包:
# tar czvf mybundle.tar.gz -C my_bundle_data/
通过执行以下命令,可以验证是否已根据预期目录结构创建捆绑包:
# tar tvf mybundle.tar.gz
输出应如下所示:
mybundle.tar.gz |--bundle.ini |--my_directory1 | |--app.pl |--my_directory2 |--app.pl
注意:
捆绑包唯一支持的格式为 .tar.gz
。对于 Windows,使用任何第三方应用程序即可创建 .tar.gz
格式的捆绑包。